查看原文
其他

解读|国庆文旅市场释放出哪些信号?

李姝婧 言之有范 2023-04-03


今日看点

1999年,国务院发布《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标志着我国开始正式实施黄金周制度,从此,黄金周假日旅游在我国旅游业中占有着重要地位。在刚刚过去的国庆假期,我国文旅市场表现抢眼且亮点纷呈。其中释放了哪些信号?


四大亮点看2019国庆文旅市场


今年的国庆假期,适逢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举国欢庆的重要节点,各地文化活动精彩纷呈。根据文旅部发布的官方数据,2019年国庆七天全国共接待国内游客7.82亿人次,同比增长7.81%;实现国内旅游收入6497.1亿元,同比增长8.47%。


1

红色旅游成为主旋律


2019年的国庆假日旅游,适逢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重要节点。在浓厚的为祖国庆生的氛围中,各地游客主动前往红色革命遗址参观,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红色旅游成为今年国庆假日旅游的主旋律。在红色旅游目的地的选择上,根据携程大数据显示,在十大热门目的中,北京位列榜首,延安、上海、嘉兴、井冈山、遵义、沈阳、徐州、重庆、南京分列第二至十位。



值得关注的趋势是,年轻人、青少年参与红色旅游的热情高涨。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9上半年,14岁以下游客参与红色旅游接待量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17.23%。而在9月-10月中,参与红色旅游的客群年龄分布上,80后、90后占比提升至41%,60后和70后人群降至30%,10后占比同比增加54%,平均年龄由2018年的31.8岁降至2019年的27.9岁。未来,红色旅游目的地如何用多种方式吸引年轻群体的进一步关注成为需要考虑的部分。


2

夜间经济表现可圈可点


2019年以来,夜间经济的发展成为文旅产业中的热点话题。8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的意见》以及《关于加快发展流通促进商业消费的意见》两份政策中,都对发展夜间经济作出了部署。在国庆假日旅游中,夜间灯光秀成为观光旅游的网红打卡地,配合国庆主题营造爱国氛围。



北京、上海、广州、天津、重庆、武汉、成都等城市纷纷在夜间点亮地标建筑,打出“我爱你中国”“祖国万岁”等字样告白祖国;不少景区根据自身特点策划的灯光秀也同样引发了强烈关注。例如西安推出城墙“我和我的祖国——西安城墙光影展演”、大唐不夜城《我和我的祖国》及大雁塔北广场水舞灯光秀等活动吸引了大量游客。数据显示,44.96%的游客在长假中参与了夜间旅游活动,夜间旅游休闲黄金四小时(18:00–22:00)已经形成,消费内容从吃喝玩乐到文化艺术,消费升级迹象明显,不同年代的游客夜游花费有所差异,值得注意的是,“80后”在娱乐和购物上消费支出最高,“70后”更追求餐饮品质。



3

人文旅游地更受欢迎


今年的国庆假期,各地举办的多样文化活动丰富了旅游市场,为旅游市场增添了不少文化气息。其中文博参观热潮依旧:以北京地区为例,国庆期间,北京市重点监测的167家旅游景区累计接待游客1383.3万人次,其中博物馆型景区43.2万人次,历史文化观光型景区305.6万人次,仅故宫博物院国庆七天共接待游客46.2万人次。


各地博物馆纷纷延展或开启夜间开放,充分满足游客多层次的文化需求。国家博物馆延长多个展览展期,海南省博物馆每日延时开放至21时,江西省博物馆首次开启“博物馆奇妙夜”。据调查表明,66.4%的游客假日期间参观了人文旅游景点,59.45%的游客参观了历史文化街区,86.36%的游客参与了两项以上文化活动,充分说明了广大消费者对于文化消费的热情与需求。



4

游客至上理念深入人心


10月5日,一则温馨提示迅速在网络走红。原因是10月3日,重庆市公安局、文旅委给重庆市民的错峰出行提醒,短信中明确说明“为市外游客提供游览方便”,让游客感受到了城市温度。#重庆有多宠游客#这个话题引发了强烈关注,阅读人次6.2亿迅速飙升微博话题榜。游客至上、以人为本的理念已经在政府、行业中得到充分的展现。


与此同时,各地文旅部门为保证文旅市场的安全运行作出了大量努力,努力解决游客出行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困难。例如龙岩土楼景区、黄石仙岛湖等景区假期增设移动厕所,有效缓解旅游高峰期的如厕难问题;四川峨眉山景区通过景区监测系统、对景区客流量、车辆运行等要素提前预判及时分流游客,有效防范拥堵等,真正意义上做到“游客至上”。



国庆假日旅游背后的消费趋势


当前,文化消费已经成为国民消费升级的重要标志,与此同时,文旅消费也将为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新的动能。近期,国庆期间各地旅游数据纷纷出炉。根据部分各地文旅数据显示,山东、四川、河南、湖北、山西、湖南、陕西、江西游客数量突破6000万人次。而拥有23个5A级景区、70个4A级景区的江苏省七天旅游总收入超过600亿,成为七天全国旅游总收入第一的省份。



1

重点城市表现亮眼,旅游内涵式增长趋势日益显现


从全国数据来看,旅游收入增速高于旅游人次的增速,旅游内涵式增长趋势日益显现。从各省数据来看,除了杭州、北京这类老牌旅游热门目的地之外,重庆、武汉、成都等中西部城市表现抢眼。重庆市游客总人数近4000万人次,同比增长10.6%,旅游总收入187.62亿,同比增长32.8%;成都市接待游客数量首次突破2000万,同比增长32.7%,旅游总收入286.46亿元。



2

文旅消费不断刷新记录,成为提升国民幸福感的重要途径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精神需求不断提高,旅游成为了全民需求。从2013年到2019年,国庆假日全国旅游收入呈现不断提高的趋势,仅国庆前四天共5.42亿人次出游,国内旅游收入4526.3亿元,已经达到2016年国庆7天的旅游收入,旅游消费创历史新高,小众目的地深度游成为消费观念升级的鲜明注脚。



3

深度体验、理性消费成为关键词


伴随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深度体验游成为关键词之一。与此同时,我国出境游和国内游的用户更为理性,国内游不盲目追求一二线城市旅游,海外游的目的地也日趋分散。注重体验成为了民众旅游中的重要需求之一。对我国文旅企业来说,未来应更加注重个性化的定制体验旅游、提升文旅产品质量,更好的满足游客的消费需求。


国庆假期虽然已经结束,旅游业逐渐降温,但文旅行业整体提质升级还在继续。让我们拭目以待。


参考来源:

中国旅游报,《主旋律引领市场 满意度稳步提升》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


END


美   编 | 汪晓琳


推荐阅读

“实体书的衰落”——创意的书籍设计带来另一种活力

文化会客厅 | 娱乐真的至死吗?

正剧回归与审美重张 ——评2019国庆献礼电视剧

小镇青年成名史:从沉默的大多数到不容忽视的消费新力量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